西部甘肃,牛壮羊肥。我省大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牛羊存栏在全国的位次分别上升至第11位和第5位,草食畜牧业增加值2014年占全省畜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农民人均从牛羊产业中获取现金收入的比重超过20%。牛羊产品在满足本省消费需求基础上,去年向省外调出牛羊肉13万吨,成为西北重要的牛羊肉生产供应基地。

政策发力,创新融资,产业迅猛发展
行进陇原,随处可见牛羊圈舍、牛哞羊欢、牧草青青的景象。省农牧厅厅长康国玺告诉记者:“畜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是我省传统基础产业。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草食畜牧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和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出台多项措施扶持建设畜牧大省、畜牧强省,我省草食畜牧业步入了前所未有快速发展新阶段。”
政策发力,增强了草畜业发展动力。200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出台《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扶持办法》,扶优、扶大、扶强50个牛羊产业大县。创新融资,破解了产业发展难题:我省连续6年整合财政、发改、扶贫资金近30亿元连续扶持;省级专项资金撬动下,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畜牧业,2012年开始省、市、县建立三级政府担保平台,财政按贷款基准利率实行全程全额贴息,预计到2014年年底贷款额将达到200亿元,贷款农户超过13万户。
把钱用在刀刃上,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牛羊产业大县已成为全省畜牧业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增长活力的区域。记者在肉牛大县的康乐县康美集团看到,现代化牛舍内配备自由式地暖卧床、常温自动饮水器,音乐广播还定时播放优美乐曲;集屠宰、分割、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线,使每头牛加工增值达10多万元。肉羊大县的永昌县养羊大户张正福说:“我办养殖场,政府补贴38万元,小额贷款贷16万元,资金充足,年纯收入达60万元。有了政府扶持,我有信心把养殖业做大做强。”
通过扶持,我省草食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地位已基本确立。2014年,全省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719万头、3370万只,近十年增长达44%和57%,牛羊大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